- 定做培养基/定制培养基
- 颗粒培养基
- 标准菌株生化鉴定试剂盒
- 2020年版中国药典
- 促销/特价商品
- 院感/疾控/体外诊断/采样管
- 样品采集与处理(均质)产品
- 按标准检索培养基
- 预灌装即用型成品培养基
- 模拟灌装用培养基
- 干燥粉末培养基
- 培养基添加剂/补充剂
- 生化反应鉴定管
- 染色液等配套产品
- 对照培养基/标准品
- 实验耗材与器具
- 生化试剂/化学试剂
- 菌种鉴定服务
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比人头发细小数千倍 纳米粒子揭开微小世界“面纱”
[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3-4-28]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2] [阅读次数:] [返回]
比人头发细小数千倍 纳米粒子揭开微小世界“面纱”
作者:张佳欣 来源:科技日报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ttp://www.topbiol.com
单个纳米粒子将低频红光转化为频率非常高的极紫外光。图片来源: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的物理学家使用纳米粒子开发新的光源,将使人们有能力揭开比人的头发还要细小数千倍的极微小物体世界的“面纱”。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的这一发现,可能会对医学科学产生重大影响。这种技术成本低、效率高,有助于创造新一代显微镜,观察小到十亿分之一米的物体。使用纳米颗粒,研究人员将相机和利用其他技术看到的光频率提高了7倍。研究人员说,光的频率可增加到多高是没有限制的。频率越高,使用该光源所能看到的物体越小。这项只需要一个纳米颗粒就能工作的技术,可被应用到显微镜中,帮助科学家以传统显微镜10倍的分辨率放大超微小事物的世界,例如细胞和单个病毒的内部结构。传统的光学显微镜无法为纳米级物体生成高度放大的图像。依靠超分辨率显微镜技术或使用电子显微镜可帮助实现,但这样的技术速度慢、成本高,而且还可能破坏样品。基于光的显微镜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借助“极紫外线光”,可看到今天使用的传统显微镜无法看到的东西。ANU开发的技术也可作为一种质量控制措施,用于半导体行业,简化制造过程。电脑晶片由非常细小的元件组成,其特征大小几乎只有十亿分之一米。在芯片生产过程中,制造商使用微小的极紫外光光源实时监测这一过程,能及早诊断出任何问题,从而提高芯片制造的质量和产量。(原标题:纳米粒子揭开微小世界“面纱”)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后台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