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做培养基/定制培养基
- 颗粒培养基
- 标准菌株生化鉴定试剂盒
- 2020年版中国药典
- 促销/特价商品
- 院感/疾控/体外诊断/采样管
- 样品采集与处理(均质)产品
- 按标准检索培养基
- 预灌装即用型成品培养基
- 模拟灌装用培养基
- 干燥粉末培养基
- 培养基添加剂/补充剂
- 生化反应鉴定管
- 染色液等配套产品
- 对照培养基/标准品
- 实验耗材与器具
- 生化试剂/化学试剂
- 菌种鉴定服务
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蜂巢小甲虫识别蜂群的嗅觉分子机制获揭示
[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4-9-5] [发布人:杨晓燕] [阅读次数:] [返回]
蜂巢小甲虫识别蜂群的嗅觉分子机制获揭示
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ttp://www.topbiol.com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赵红霞团队在农业农村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阐明了蜂巢小甲虫Aethina tumida如何利用其嗅觉系统来识别蜜蜂群体的挥发性物质。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蜂巢小甲虫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扩散迅速的蜜蜂入侵害虫,对蜜蜂产业构成严重威胁。然而,其识别蜂群的嗅觉机制仍未明了。
该研究通过触角电位和Y管行为实验,筛选出了吸引蜂巢小甲虫的蜂群关键挥发物:2-庚酮、罗勒烯和棕榈酸乙酯。并通过转录组数据和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技术进一步鉴定到3个蜂巢小甲虫触角特异性高表达的气味结合蛋白基因obp6、obp11和obp19。随后通过RNAi分别沉默这3个基因证实蜂巢小甲虫对2-庚酮、罗勒烯和棕榈酸乙酯产生的触角电位反应和吸引/趋避反应均显著减弱。
该研究还利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和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验证了气味结合蛋白OBP6、OBP11和OBP19与2-庚酮、罗勒烯和棕榈酸乙酯的结合能力,从而明确了这些气味结合蛋白在蜂巢小甲虫识别蜂群挥发物的嗅觉反应中的重要作用。该研究揭示了2-庚酮、罗勒烯和棕榈酸乙酯可以作为蜂巢小甲虫引诱剂的潜在应用前景。
上述发现不仅增进了对蜂巢小甲虫嗅觉行为机制的理解,也为开发生态友好型害虫控制策略提供了新的分子靶标。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4.134905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后台联系删除。)
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ttp://www.topbiol.com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赵红霞团队在农业农村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阐明了蜂巢小甲虫Aethina tumida如何利用其嗅觉系统来识别蜜蜂群体的挥发性物质。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蜂巢小甲虫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扩散迅速的蜜蜂入侵害虫,对蜜蜂产业构成严重威胁。然而,其识别蜂群的嗅觉机制仍未明了。
该研究通过触角电位和Y管行为实验,筛选出了吸引蜂巢小甲虫的蜂群关键挥发物:2-庚酮、罗勒烯和棕榈酸乙酯。并通过转录组数据和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技术进一步鉴定到3个蜂巢小甲虫触角特异性高表达的气味结合蛋白基因obp6、obp11和obp19。随后通过RNAi分别沉默这3个基因证实蜂巢小甲虫对2-庚酮、罗勒烯和棕榈酸乙酯产生的触角电位反应和吸引/趋避反应均显著减弱。
该研究还利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和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验证了气味结合蛋白OBP6、OBP11和OBP19与2-庚酮、罗勒烯和棕榈酸乙酯的结合能力,从而明确了这些气味结合蛋白在蜂巢小甲虫识别蜂群挥发物的嗅觉反应中的重要作用。该研究揭示了2-庚酮、罗勒烯和棕榈酸乙酯可以作为蜂巢小甲虫引诱剂的潜在应用前景。
上述发现不仅增进了对蜂巢小甲虫嗅觉行为机制的理解,也为开发生态友好型害虫控制策略提供了新的分子靶标。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4.134905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后台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