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做培养基/定制培养基
- 颗粒培养基
- 标准菌株生化鉴定试剂盒
- 预灌装即用型成品培养基
- 2025年版中国药典
- 促销/特价商品
- 院感/疾控/体外诊断/采样管
- 样品采集与处理(均质)产品
- 按标准检索培养基
- 模拟灌装用培养基
- 干燥粉末培养基
- 培养基添加剂/补充剂
- 生化反应鉴定管
- 染色液等配套产品
- 对照培养基/标准品
- 实验耗材与器具
- 生化试剂/化学试剂
- 菌种鉴定服务
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胰腺导管腺癌释放细胞外囊泡导致患者肌肉消耗
[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7-29] [发布人:杨晓燕] [阅读次数:] [返回]
胰腺导管腺癌释放细胞外囊泡导致患者肌肉消耗
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ttp://www.topbiol.com
近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教授王新颖团队、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陈熹团队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教授张常华团队合作,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该研究揭示了胰腺肿瘤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外囊泡(EVs)实现与骨骼肌的远程通讯,是驱动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肌肉消耗的核心机制。这项研究首次从器官间互作视角为胰腺癌相关的骨骼肌减少的机制进行解析,为开发胰腺癌肌少症的精准诊断方法和靶向治疗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新颖告诉《中国科学报》,高达80%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会发生恶液质,且现有营养支持手段往往难以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甚至无法逆转症状。恶液质的高发病率和难治性使其成为导致胰腺导管腺癌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癌性恶液质的核心诊断标准之一是持续性骨骼肌丢失导致的肌少症,而如何纠正肌少症是当前肿瘤营养支持领域面临的核心难点与前沿热点。
在此背景下,针对胰腺导管腺癌恶液质及其相关骨骼肌消耗的发生发展机制展开深入研究至关重要。一旦新的发现在临床转化中取得突破,将有望最终实现高质量地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为胰腺导管腺癌这一“癌王”的预后改善带来新的希望。
细胞外囊泡可通过将内容物传递至特定靶器官的方式参与肿瘤细胞与靶器官微环境之间的“沟通”。目前研究表明,肿瘤源性的细胞外囊泡参与调控多种肿瘤进展的关键环节,包括肿瘤血管生成、转移扩散和化疗耐药等。然而,关于细胞外囊泡在肿瘤恶液质相关肌肉消耗中的作用研究很少,且循环细胞外囊泡的组织来源并未阐明。
该研究首先在临床样本、动物模型、类器官及细胞四个层面,在动物模型及骨骼肌细胞共培养模型中发现并验证了胰腺导管腺癌—细胞外囊泡驱动肌肉消耗。研究发现,胰腺肿瘤可以分泌细胞外囊泡,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肌肉组织,导致肌肉消耗。这些结果表明,胰腺导管腺癌源性细胞外囊泡可靶向骨骼肌,导致肌肉消耗。
研究确定,miR-223-5p是细胞外囊泡介导胰腺导管腺癌肌肉消耗的关键效应分子,其具有跨组织调控能力,可导致骨骼肌m6A甲基化减少和肌肉萎缩。
该研究为胰腺导管腺癌的临床干预治疗开辟了新的转化方向。
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1002/advs.202504064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后台联系删除。)
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ttp://www.topbiol.com
近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教授王新颖团队、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陈熹团队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教授张常华团队合作,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该研究揭示了胰腺肿瘤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外囊泡(EVs)实现与骨骼肌的远程通讯,是驱动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肌肉消耗的核心机制。这项研究首次从器官间互作视角为胰腺癌相关的骨骼肌减少的机制进行解析,为开发胰腺癌肌少症的精准诊断方法和靶向治疗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新颖告诉《中国科学报》,高达80%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会发生恶液质,且现有营养支持手段往往难以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甚至无法逆转症状。恶液质的高发病率和难治性使其成为导致胰腺导管腺癌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癌性恶液质的核心诊断标准之一是持续性骨骼肌丢失导致的肌少症,而如何纠正肌少症是当前肿瘤营养支持领域面临的核心难点与前沿热点。
在此背景下,针对胰腺导管腺癌恶液质及其相关骨骼肌消耗的发生发展机制展开深入研究至关重要。一旦新的发现在临床转化中取得突破,将有望最终实现高质量地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为胰腺导管腺癌这一“癌王”的预后改善带来新的希望。
细胞外囊泡可通过将内容物传递至特定靶器官的方式参与肿瘤细胞与靶器官微环境之间的“沟通”。目前研究表明,肿瘤源性的细胞外囊泡参与调控多种肿瘤进展的关键环节,包括肿瘤血管生成、转移扩散和化疗耐药等。然而,关于细胞外囊泡在肿瘤恶液质相关肌肉消耗中的作用研究很少,且循环细胞外囊泡的组织来源并未阐明。
该研究首先在临床样本、动物模型、类器官及细胞四个层面,在动物模型及骨骼肌细胞共培养模型中发现并验证了胰腺导管腺癌—细胞外囊泡驱动肌肉消耗。研究发现,胰腺肿瘤可以分泌细胞外囊泡,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肌肉组织,导致肌肉消耗。这些结果表明,胰腺导管腺癌源性细胞外囊泡可靶向骨骼肌,导致肌肉消耗。
研究确定,miR-223-5p是细胞外囊泡介导胰腺导管腺癌肌肉消耗的关键效应分子,其具有跨组织调控能力,可导致骨骼肌m6A甲基化减少和肌肉萎缩。
该研究为胰腺导管腺癌的临床干预治疗开辟了新的转化方向。
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1002/advs.202504064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后台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