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做培养基/定制培养基
- 颗粒培养基
- 标准菌株生化鉴定试剂盒
- 预灌装即用型成品培养基
- 2025年版中国药典
- 促销/特价商品
- 院感/疾控/体外诊断/采样管
- 样品采集与处理(均质)产品
- 按标准检索培养基
- 模拟灌装用培养基
- 干燥粉末培养基
- 培养基添加剂/补充剂
- 生化反应鉴定管
- 染色液等配套产品
- 对照培养基/标准品
- 实验耗材与器具
- 生化试剂/化学试剂
- 菌种鉴定服务
AI驱动脑部设备助力瘫痪患者操控机械臂
AI驱动脑部设备助力瘫痪患者操控机械臂
作者:李惠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ttp://www.topbiol.com
一项研究报告称,一名局部瘫痪男子借助一款部分由人工智能(AI)控制的非侵入性脑部设备,成功实现了对机械臂的操控。此外,在执行屏幕端任务时,该AI辅助设备的表现比患者单独使用设备好4倍。
脑机接口能够捕捉大脑发出的电信号,然后对其进行分析,以判断使用者意图,最后再将电信号转化为具体指令。部分脑机接口需要通过手术植入大脑,直接记录脑部信号,这类植入式设备的精度通常高于附着在头皮上的非侵入性设备。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从事AI与脑机接口研究的Jonathan Kao 及其团队,致力于提升非侵入性脑机接口的性能。他们的研究成果9月1日发表于《自然-机器智能》。
研究团队首先让4名受试者(1人瘫痪、3人健康)将电脑光标移动到屏幕上的特定位置,以此来测试脑机接口。结果显示,4名受试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完成该任务。
当研究人员为设备加入“AI副驾驶”后,受试者完成任务的速度更快、成功率更高。Jonathan Kao解释道,配备“副驾驶”的设备不需要解码那么多的大脑活动,因为AI能够推断出使用者意图。他补充说:“这些‘副驾驶’本质上是在与脑机接口使用者协作,通过判断使用者希望达成的目标,协助其完成相应动作。”
研究人员还训练了一款“AI副驾驶”来操控机械臂。受试者需要借助机械臂拾取彩色方块,并将其移动到桌子上的标记位置。结果显示,瘫痪患者使用传统无创脑机接口时无法完成这项任务,但在配备“AI副驾驶”的脑机接口辅助下,任务成功率达到93%。对于健康受试者而言,使用“副驾驶”同样能加快任务完成速度。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神经学家Mark Cook曾参与全球首个针对癫痫患者的脑机接口“人体试验”。他认为,此类系统需要平衡AI与使用者之间的控制权分配。他补充道:“共享控制权绝不能以牺牲使用者的自主权为代价。存在这样一种风险:AI的干预可能会凌驾于使用者意图之上,或误解使用者的意图。”尤其当脑机接口用于控制假肢等外部设备时,这种风险更为突出。
Jonathan Kao 对此表示认同,并指出共享控制权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在为使用者提供帮助的同时,不剥夺其自主权。他透露,受试者并不接受脑机接口的某些版本——在这些版本中,AI能够控制机械臂的运动轨迹。Jonathan Kao 表示,未来仍有空间开发更先进的“副驾驶”系统,并且有可能将其整合到植入式脑机接口中。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2256-025-01090-y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后台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