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做培养基/定制培养基
- 颗粒培养基
- 标准菌株生化鉴定试剂盒
- 预灌装即用型成品培养基
- 2025年版中国药典
- 促销/特价商品
- 院感/疾控/体外诊断/采样管
- 样品采集与处理(均质)产品
- 按标准检索培养基
- 模拟灌装用培养基
- 干燥粉末培养基
- 培养基添加剂/补充剂
- 生化反应鉴定管
- 染色液等配套产品
- 对照培养基/标准品
- 实验耗材与器具
- 生化试剂/化学试剂
- 菌种鉴定服务
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科学家发现植物种子铁含量关键基因
[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1-9-6]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2] [阅读次数:] [返回]
科学家发现植物种子铁含量关键基因
作者: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ttp://www.topbiol.com
有望解决“隐性饥饿”问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晁代印研究组题首次鉴定到长久以来植物营养学家所关注的植物中铁运输关键基因NAET1和NAET2,发现这两个基因编码蛋白能够以类似动物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将铁运输关键小分子化合物nicotianamine (NA)分泌到细胞外,从而帮助植物体内铁、铜等离子的长距离运输,促进它们在籽粒中的积累。9月4日,该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
铁营养缺乏是目前全球最严重的营养问题之一,它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病、儿童发育迟缓以及记忆力衰退等疾病,所以这种微量元素缺乏问题又被称为“隐性饥饿”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球约20亿人面临着铁缺乏引起的“隐性饥饿”问题,其中又以孕妇和儿童最为严重。这是因为大多数植物来源的主食含铁量极低,而且其中的抗营养因子还会进一步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植物中铁元素向籽粒的运输依赖于一种植物特有的非编码氨基酸NA,它可以与铁及其他二价阳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使得细胞中容易沉淀的铁离子在植物中能够自由地长距离运输。
NA也是促进人类和动物铁吸收的最佳增强剂,同时还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和高血压,因此其在植物中的运输和积累不仅对于植物本身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人类健康同样具有重大价值。然而,NA在细胞中合成之后如何被运送到细胞之外与铁结合,如何与铁一起共转运到籽粒,一直是植物营养领域的未解之谜。
这项研究巧妙的运用酵母异源表达体系,发现拟南芥中两个硝酸根/寡肽运输蛋白家族成员NPF5.8和NPF5.9,具有将NA分泌到细胞外的能力,因此将这两个蛋白名为NAET1(NA外排运输蛋白1)和NAET2(NA外排运输蛋白1)。系统的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以及分析化学研究表明,这两个基因直接控制了NA在植物两种运输管道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分泌和装载,而缺失它们则不仅导致种子及幼叶等器官NA含量大幅度降低,同时也导致铁、铜等元素含量的急剧降低。有趣的是,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显示,这两个NAET蛋白介导的NA分泌机制与常见植物物质直接外排方式具有明显不同。
研究人员发现它们不位于这类蛋白常见的细胞表面,而是定位在细胞内一种特殊的囊泡上。NAET蛋白先将细胞质中合成的NA装载至这种特殊的囊泡,并进一步利用囊泡运输以胞吐的方式将NA释放到细胞外。
专家表示,这项研究发现了影响植物种子里铁、铜等离子运输和积累的关键基因,为解决人类铁营养缺乏,改善人类生命健康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方案,同时也拓展了人们过去对于植物营养物质运输方式的认识,深化了人们对于植物和动物界限的理解。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h2450
作者: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ttp://www.topbiol.com
有望解决“隐性饥饿”问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晁代印研究组题首次鉴定到长久以来植物营养学家所关注的植物中铁运输关键基因NAET1和NAET2,发现这两个基因编码蛋白能够以类似动物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将铁运输关键小分子化合物nicotianamine (NA)分泌到细胞外,从而帮助植物体内铁、铜等离子的长距离运输,促进它们在籽粒中的积累。9月4日,该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
铁营养缺乏是目前全球最严重的营养问题之一,它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病、儿童发育迟缓以及记忆力衰退等疾病,所以这种微量元素缺乏问题又被称为“隐性饥饿”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球约20亿人面临着铁缺乏引起的“隐性饥饿”问题,其中又以孕妇和儿童最为严重。这是因为大多数植物来源的主食含铁量极低,而且其中的抗营养因子还会进一步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植物中铁元素向籽粒的运输依赖于一种植物特有的非编码氨基酸NA,它可以与铁及其他二价阳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使得细胞中容易沉淀的铁离子在植物中能够自由地长距离运输。
NA也是促进人类和动物铁吸收的最佳增强剂,同时还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和高血压,因此其在植物中的运输和积累不仅对于植物本身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人类健康同样具有重大价值。然而,NA在细胞中合成之后如何被运送到细胞之外与铁结合,如何与铁一起共转运到籽粒,一直是植物营养领域的未解之谜。
这项研究巧妙的运用酵母异源表达体系,发现拟南芥中两个硝酸根/寡肽运输蛋白家族成员NPF5.8和NPF5.9,具有将NA分泌到细胞外的能力,因此将这两个蛋白名为NAET1(NA外排运输蛋白1)和NAET2(NA外排运输蛋白1)。系统的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以及分析化学研究表明,这两个基因直接控制了NA在植物两种运输管道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分泌和装载,而缺失它们则不仅导致种子及幼叶等器官NA含量大幅度降低,同时也导致铁、铜等元素含量的急剧降低。有趣的是,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显示,这两个NAET蛋白介导的NA分泌机制与常见植物物质直接外排方式具有明显不同。
研究人员发现它们不位于这类蛋白常见的细胞表面,而是定位在细胞内一种特殊的囊泡上。NAET蛋白先将细胞质中合成的NA装载至这种特殊的囊泡,并进一步利用囊泡运输以胞吐的方式将NA释放到细胞外。
专家表示,这项研究发现了影响植物种子里铁、铜等离子运输和积累的关键基因,为解决人类铁营养缺乏,改善人类生命健康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方案,同时也拓展了人们过去对于植物营养物质运输方式的认识,深化了人们对于植物和动物界限的理解。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h24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