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做培养基/定制培养基
- 颗粒培养基
- 标准菌株生化鉴定试剂盒
- 预灌装即用型成品培养基
- 2025年版中国药典
- 促销/特价商品
- 院感/疾控/体外诊断/采样管
- 样品采集与处理(均质)产品
- 按标准检索培养基
- 模拟灌装用培养基
- 干燥粉末培养基
- 培养基添加剂/补充剂
- 生化反应鉴定管
- 染色液等配套产品
- 对照培养基/标准品
- 实验耗材与器具
- 生化试剂/化学试剂
- 菌种鉴定服务
中药清洁验证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Shandong Tuopu Biol-Engineering Co.,Ltd
第一节 概述
由于中药生产企业的特殊性,如中药生产环境、中药生产设备、中药生产工艺等与西药生产有较大的差异,所以中药生产过程中的清洁验证也有别于西药的清洁验证。中药制剂生产包括中药材前处理、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及制剂生产。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一切生产设备和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过程中药液(浸膏)经过的管道都需要做清洁。
清洁是指从生产设备、管道、容器具表面去除可见及不可见物的过程。这些物质包括活性成分及其衍生物、辅料.清洁剂、微生物、润滑剂、环境污染物质、冲洗水中残留的异物及设备运行过程中释放出的异物。
中药材前处理的设备经清洁标准操作程序清洁后,目检无上批药材遗留物、设备表面无污垢、脏物即可作为判断是否清洁的标准,一般不需要作从化学及微生物角度试验的验证,而对于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及制剂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一切生产设备及药液(浸膏)经过的管道的清洁,都需要作从目检、化学、微生物角度试验的验证,确保清洁后无来自上批产品及清洗过程所带来的污染。
清洁验证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中药生产清洁验证
中药清洁验证一般包括中药材有效成份提取设备及管道,浓缩设备及管道,喷雾干燥收粉设备及管道,制粒设备,混料设备,压片设备,胶囊填充设备等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清洁验证。通过对设备及管道制定的清洁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清洁后,考察中药生产过程中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管道没有来自上批产品及清洗过程带来的污染。中药生产清洁验证步骤如下:
一、产品分组
在对设备及管道进行清洁验证前,首先应依据该设备及管道用来生产的产品进行产品分组,其目的主要是用来确定同组产品清洁标准操作规程,并进行验证。产品分组的原则主要有:
— 提取溶媒相同或类似
— 在清洗溶剂中具有类似的溶解特性
— 类似的管理方法和危险水平
— 使用类似的生产设备、管道
对具有以上相似性的产品,我们可将其设为同一组,并依照此原则对所有产品进行分组,而同一组的产品,其生产用设备、管道的清洗,我们采用同样的清洁方法。
在使用同样清洁验证方法的同一组产品中,我们选择最难清洗的一个产品作为验证产品。
最难清洗可考虑在清洗溶剂中溶解度最小或允许残留量限度最低等因素。
二、清洁SOP中清洁剂的选择原则:
— 根据将要去除的残留物选择清洁剂
— 能广谱地杀灭微生物
— 对人体无害
— 无腐蚀性,对设备无污染
— 具有洗涤作用
— 具有稳定性
— 作用迅速
— 不因有机物的存在而失去活性
— 产生所期望的后效作用
— 价廉
* 对中药材前处理设备,清洁剂主要选择饮用水、纯化水。
* 对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设备及管道、浓缩设备及管道、喷雾干燥设备及管道清洁剂主要选择饮用水,1-2%强碱溶液(NaOH),纯化水。
* 对中药制剂直接接触药品设备(混料设备、压片设备、制粒设备、胶囊填充设备等),清洁剂主要选择饮用水、纯化水、75%乙醇、餐具洗涤剂等。
* 直接接触药品容器具清洁剂主要选择饮用水、纯化水、75%乙醇、餐具洗涤剂等
三、 起草并制定清洁SOP,清洁SOP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 明确责任人员。
— 操作人员在清洗过程中的防护。
— 设备的拆卸程度。
— 详细的清洗步骤。
— 清洁的范围和对象
— 清洁剂及其配制
— 清洁方法及清洁用溶剂
— 清洗过程中的监控。
— 清洗的记录。
— 清洗后的检查。
— 清洗后设备的储存和条件。
— 清洗频次。
四、 清洁验证
清洁验证同样遵从于验证的一般步骤,即首先起草验证方案,按照方案实施验证,得出验证结论并形成验证报告。这其中起草合理完善的验证方案是验证结论可靠、可信的保障,尤其方案中验证方法、检验方法、可接受标准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极大地影响着验证结论的可信度。这里我们重点讲述验证方案中如何制定这些指标。
1、中药生产清洁验证方案的内容
— 明确方案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具体实施的负责人
— 验证的对象(对使用何种清洁规程的何种设备、管道进行验证)
— 选择验证产品、选择该产品的原因
— 验证中执行的清洁规程
— 确认已经清洁的可接受标准
— 取样点的设置、取样的方法
— 样品的检验方法
— 检验数据或检验结果
— 可接受标准与样品检验结果的对比
2、清洁验证的取样
当按照清洁标准操作程序的要求对设备进行清洗后,就要对其进行取样检验。清洁验证的取样方法应是易于培训、使用的,否则不能提供一致的结果,同时取样方法应根据设备的类型、被取样点的材料、设备的结构等综合确定,也可以采用几种取样方法,使得各取样方法得到补充。较常采用的取样方法有:
1) 洗液法:取清洗过程中最终洗出液作为被检样品的方法,适用于储罐、提取罐、浓缩设备、喷雾干燥收粉设备、管道、混料机、搅拌釜、包衣锅等内部残留物的测试,在试验方面必须根据检出的灵敏度规定洗液量。
2) 棉签取样:用清洁或含有乙醇的棉签等擦拭指定的区域面积,适用于各种机械表面残留物的测试,取样部位必须选择机械设备的边角,即最容易被固体残留物、液体沾污的地方作为清洗的验证的关键点,取样面积一般为25cm2/棉签,压片设备、胶囊填充设备一般采用棉签取样。
另外,棉签取样点数目的选择主要依据设备构造及设备直接接触药品表面积来确定。
取样时还需确定的参数:
A:下一品种的批量(考虑产品分组中的最小批量)
B:最后一次清洗液的体积(ml)
C:取样面积(25cm2/棉签)
D:与产品接触的表面积(cm2)
E:取样效率:50%
3、清洁验证的检验方法:
1)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被清洁对象中药材提取的某一有效成份能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含量。一般中药材能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某一成份含量的均可考虑此方法。
2) 紫外分光光度法:适用于被清洁对象中药材提取的某一有效成份在波长范围:210-360nm的某一紫外波长处有特定吸收值。
3) 薄层色谱扫描法:适用于被清洁对象中药材提取的某一有效成份具有紫外、可见光吸收或经显色后有可见光吸收或具有荧光的化合物都可采用此法。一般中药材能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检测某一成份含量的都可考虑此方法。
4、清洁验证可接受标准的确定:清洁验证的可接受标准包括化学验证可接受标准与微生物验证可接受标准的确定两部分。
4.1化学验证及其可接受标准
1)所选择的验证产品生产结束后,按规定的清洁程序清洗设备及管道,目检无可见残留物或残留气味。
2)冲洗溶剂取样法可接受标准
目的:评价活性成分在整个设备内表面(或与产品接触部位)的潜在残留量。 应采用对活性成分溶解效果好且对设备及人员较为安全的溶剂。
取样位置:设备及管道出料口。
检验方法:采用HPLC法、薄层色谱扫描法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出最终洗液残留浓度,应≤10ppm×A×E÷B。
3)最终冲洗水紫外分光光度法可接受标准
目的:评价水溶性成分(包括清洗剂)的潜在残留量,同时以冲洗用水为空白。
取样位置:设备及管道出料口。
检验方法:配制以冲洗溶剂取样法可接受标准所允许的最大残留物浓度作为对照,以冲洗用水为空白,以最终冲洗水作为样品在210-360nm内特定的某一波长处测定吸收度,A样≤A对。
4)最难清洗部位棉签取样法可接受标准。
目的:评价活性成分可能的残留物浓度,取样前棉签用合适的溶剂润湿。
取样位置:选择设备最难清洗的部位。
每一取样棉签最大允许残留量=10ppm×E×A×C÷D
4.2微生物验证及可接受标准:
微生物验证的取样应在化学取样之前进行,而且在另外一处类似难清洗部位取样,避免造成取样过程的污染。
1) 最难清洗部位棉签法取样
目的:评价最难清洗部位微生物污染情况,取样前无菌棉签须预先在无菌生理盐水中润湿。
取样方法:用灭菌棉签蘸取少量灭菌生理盐水,在验证对象的规定大小内表面上擦拭后,放入装有100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备用。
检验方法:菌落计数法(CFU)或其它方法。
可接受标准:≤50CFU/棉签
2) 最终冲洗水取样
目的:评价整个设备表面微生物污染情况,同时以冲洗用水为空白作对照,排除生产用水的微生物污染。
取样方法:凡以水作清洗剂的可直接收取最后一次清洗水约100ml作试样。
检验方法:菌落计数法(CFU)。
可接受标准:≤50CFU/ml
5、验证报告
当清洁验证结束后,要由验证小组成员对验证结果进行总结、评价、整理后得出结论,并形成验证报告。
五、清洁程序的再验证
一个严谨清洁程序经过验证,若能达到预期的清洁目的,一般不需要进行再验证,但如果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需要进行设备清洁程序的再验证:
1、 清洁程序做了重要修改
2、 生产的产品有所改变
3、 设备形状有重大变更
4、 规定的清洁程序验证周期
六、验证实例
(一)、煮提浓缩设备及管道系统清洗验证
1、 列出煮提浓缩设备所生产的一组产品
产品参数
A浸膏粉
B浸膏粉
C浸膏粉
D浸膏粉
每批公斤数
450
360
340
170
溶解度比较
+++
++
+
+++
2、 选择清洗验证的产品
由于中药提取的溶媒大多为水、乙醇,选择最难清洗的产品考虑为在水中溶解度相对较小的产品,
因此选择C为清洗验证的参照产品,在设备生产C浸膏粉结束时进行清洁验证。
3、 清洗操作步骤
清洗残留药液
2)用适量煮沸的1-2%的NaOH碱液清洗提取罐、管道、贮罐、离心机、三效浓缩器
3) 用适量煮沸饮用水清洗提取罐、管道、贮罐、离心机、三效浓缩器至洗液澄清
4) 用适量纯化水进一步清洗提取罐、管道、贮罐、离心机、三效浓缩器
取清洗液作检查
4、 验证的关键部位及取样方法
1) 关键部位
提取罐、贮液罐、离心机、三效浓缩器、管道系统
2) 取样方法
将整个系统按清洗操作程序清洗,在临近结束时,对管道系统、提取罐、三效浓缩器、离心机的排污阀、喷干贮液罐的排污阀、喷干塔进液阀等的最后清洗水进行取样,进行化学检验和微生物检验。
5、 可接受标准范围的指标和计算方法
1) 化学检验可接受标准
用前一产品在将要生产的产品的污染不能超过10ppm(百万分之十)为考核指标,计算每ml最终清洗水中最大允许残留量。
根据表中C浸膏粉溶解度最小(即最难以洗脱),我们确定C浸膏煮提浓缩后的清洗为最不利情形,根据最不利原则,确定产品批量按最小批量即D浸膏粉170kg/批。
则化学检验的可接受标准为:
50%×10ppm×产品批量/最终清洗水量=50%×10ppm×17×1010ug /Xml=8.5×105ug/Xml
2) 微生物检验可接受标准:最终清洗水取样:≤50 CFU/ml 。
6、 检验方法
1) 紫外分光光度法
因C浸膏粉中的一种有效成份在24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准确称取8.5×104/Xmg C浸膏粉溶入100ml纯化水中,作为对照品,以纯化水为空白,最终清洗水为样品在242nm波长测定吸收度,样品吸收度应≤对照品吸收度。
2) 微生物检验方法:对最终清洗水取样100 ml按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操作程序检查,应≤50CFU/ml。
7、 进行三次验证
(二)、三维运动混合机总混后的清洗验证方案
a) 列出三维运动混合机所混合生产的一组中药产品
产品参数
产品A
产品B
产品C
产品D
每批公斤数
300
300
350
350
每批生产数量
600000
600000
1000000
1000000
溶解度比较
+
++
+++
+++
每日的最高剂量(粒)
6
9
6
12
每片(粒)重量(mg)
500
500
350
350
b) 选择设备清洗验证的产品
从上表可以看出:产品A最难以洗脱(即溶解度最小),我们确定产品A总混后的清洗为最不利情形,在设备总混完A产品结束后进行清洗验证。
3、清洗操作步骤
1) 可拆卸部分
拆下投料口盖和下料口插板及零部件
在洗涤容器间先用饮用水清洗至目检无污物
用75%乙醇擦拭
用纯化水清洗干净
2) 在线部分
用饮用水润湿的抹布擦拭混合筒外壁、动力壁和机座表面至无污物
用适量饮用水对混合筒内壁反复冲洗3次
用75%乙醇适量对混合筒内壁冲洗1次
用适量纯化水对混合筒内壁冲洗1次
取样作检查
4、验证的关键部位及验证方法
1) 关键部位:出料口、入料口与筒体连接处
2) 验证方法
可拆卸部分:在按清洗操作规程操作结束后,目检无上批物料遗留物,表面光洁、无污物即可。
在线部分:在按清洗操作规程操作结束后,进行物理外观评价,应无肉眼可见污物。对关键部位:出料口、入料口与筒体连接处用经高压湿热灭菌后的棉签擦试(25cm2)后,进行化学检验(化学检验棉签不用湿热灭菌)和微生物检验。
5、可接受标准的计算方法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设备和产品对设备的接触面积
设备名称
表面积(cm2)
产品A
产品B
产品C
产品D
*过筛机
25000
※
※
※
※
*混合机
60000
※
※
※
※
*充填机
35000
※
※
※
※
合计(Σ)
120000
—
—
—
—
* 代表共用设备
用前一产品对将生产产品的污染不能超过10ppm(百万分之十)为考核指标,确定产品批量按最小批量B产品(300kg/批)计算,最难清洗部位每一棉签最大允许残留量为:
50% ×10ppm×下一品种批量×取样面积(25 cm2)
两产品在整个制剂工艺流程中直接接触药品设备内表面总面积( cm2)
注:50%为冲洗取样效率。
即:
50% ×10ppm×300㎏×25 cm2
120000 cm2
微生物检验可接受标准:棉签取样:≤50CFU/棉签 。
5、 检验方法
Ø 化学检验:因药粉中某一有效成份含量能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含量,故采用HPLC法进行检验。
对照品溶液:按计算出的最大允许残留量,精确称取A药粉31.25mg,用水定容溶解至100ml,备用。
样品溶液:清洁结束后,用清洁棉签在确定的最难清洁部份取样(25 cm2/棉签)后,每个取样棉签用水清洗并定容至100ml,备用。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Xm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样品的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品的峰面积。
Ø 微生物检验方法:菌落计数法(CFU)
微生物检验由质量部卫检人员在清洁结束后,用灭菌棉签蘸取少量灭菌生理盐水,在关键部位按25cm2/棉签进行擦拭取样后,放入灭菌后的100ml生理盐水中,振摇洗涤制成供试液。按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操作程序检查,应≤50 CFU/棉签。
6、进行三次验证。
— 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
— 使得产品受污染报废的可能性最小;
— 患者的负面效应可能性最小;
— 降低产品质量投诉的发生率;
— 降低药品监督机构或其他机构检查不合格的风险;
—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 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1)生产结束时用适量饮用水清洗提取罐、管道、储罐、离心机、三效浓缩器
清洗残留有机物及杀灭微生物
注:50%是冲洗取样效率,D浸膏粉批量170kg/批,X为最终清洗水(ml)
= 312.5μ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