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个人中心 我的订单 购物车
编号:
批号: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一类化合物可诱导肿瘤细胞死亡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20-4-20] [发布人:] [阅读次数:] [返回]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Shandong Tuopu Biol-Engineering Co.,Ltd

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药学院陈悦教授课题组在抗脑胶质瘤药物化学研究方面获新进展。他们发现了一类化合物,有望成为新的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药物先导化合物——小白菊内酯二聚体。日前,该研究进展发表在美国化学会药物化学领域国际期刊。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常见的恶性程度最高的脑肿瘤,且难治、易复发,复发后往往没有标准疗法。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最近批准的治疗 GBM 复发的药物贝伐单抗,也没有能很好地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因此,目前迫切需要研发更为有效、作用机制独特的抗 GBM 治疗药物。

德国著名生物化学家、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奥托 · 瓦伯格发现,相较于正常成熟细胞,肿瘤细胞会以更高的效率、吸收更多的葡萄糖来产生能量,伴随产生大量的乳酸,这种获取能量的途径被称为瓦伯格效应。

研究人员介绍,丙酮酸激酶 M2(PKM2)是参与瓦伯格效应的关键酶,并在 GBM 等多种肿瘤中高表达。PKM2 的二聚体和四聚体之间存在一种动态平衡,二聚体 PKM2 主要存在于肿瘤细胞的细胞核中,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中起关键作用。激活 PKM2 可诱导四聚体的形成,降低瓦伯格效应,同时减少二聚体 PKM2 的入核。因此,激活 PKM2 被认为是治疗肿瘤的新型有效策略。

基于此策略,南开大学陈悦教授课题组研发的抗脑胶质瘤新药 ACT001,已经获得美国二期临床试验批准。此次陈悦教授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小白菊内酯对 PKM2 具有一定的激活活性,以此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小白菊内酯二聚体,并研究它们对 PKM2 的激活作用、作用机制及其体内外抗 GBM 活性。

研究发现,以二乙二醇为接头的二聚体是较好的 PKM2 激活剂,且化合物能显著抑制一些 GBM 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诱导其凋亡。基于课题组前期研发的候选药物 ACT001 的策略,将化合物转化为其前药化合物,化合物能显著抑制异种移植 GBM 肿瘤的生长。

  版权所有: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营销服务热线:0535-8028556 邮箱:topbiol@163.com
© 201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06604号 技术支持:数字金都
购物车 去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