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做培养基/定制培养基
- 颗粒培养基
- 标准菌株生化鉴定试剂盒
- 预灌装即用型成品培养基
- 2025年版中国药典
- 促销/特价商品
- 院感/疾控/体外诊断/采样管
- 样品采集与处理(均质)产品
- 按标准检索培养基
- 模拟灌装用培养基
- 干燥粉末培养基
- 培养基添加剂/补充剂
- 生化反应鉴定管
- 染色液等配套产品
- 对照培养基/标准品
- 实验耗材与器具
- 生化试剂/化学试剂
- 菌种鉴定服务
全长GLP-1R的配体结合前构象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Shandong Tuopu Biol-Engineering Co.,Ltd
课题组在人体细胞信号转导领域重要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中获得突破, 成功解析全长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1(Glucagon Like Peptide-1
receptor, GLP-1R)无正构配体的三维结构。
GLP-1R是B类GPCR受体家族的重要成员,不同于大多数A类GPCR结构,除传统的七次跨膜区域(Transmembrane
domain, TMD),B家族GPCR均含有一段(120-160)氨基酸残基的胞外结构域(extracellular domain,
ECD),ECD和TMD共同参与了多肽配体的结合以及受体的活化过程。当内源性多肽配体GLP-1活化GLP-1R后,会促进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从而控制血糖。GLP-1R一直是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重要靶点,已有多种GLP-1激动剂类似物药物成功研发并上市,每年销售额达到几百亿美元。Stevens课题组与刘志杰课题组曾在2017年就成功解析GLP-1R的跨膜区的非激活肽晶体结构。
与此同时,多个激动剂配体结合的活化态GLP-1R全长结构也陆续被解析。但目前仍缺乏对全长GLP-1R在结合配体前结构(特别是胞外域所处构象)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GLP-1R如何结合配体并活化的理解。
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Raymond C.
Stevens课题组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宋高洁课题组在人体细胞信号转导领域重要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中获得突破, 成功解析全长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1(Glucagon
Like Peptide-1 receptor, GLP-1R)无正构配体的三维结构。发表了题为“Full-length human GLP-1
receptor structure without orthosteric ligands”的研究论文。
在未结合多肽配体时,GLP-1R的ECD的构象是非常活跃的,这也导致了整个受体的不稳定性并难于结晶。“我们利用针对胞外域的一个非竞争性抗体来增加胞外域亲水性并增加晶体堆积界面,顺利获得并解析该复合物的3.2埃分辨率的晶体结构。”论文第一作者吴凡介绍道,
结构显示,在未结合配体情况下胞外域倒向跨膜区并与跨膜区的第一和第三个胞外环发生弱相互作用。在这种构象里胞外域相比于之前的两个全长受体结构分别发生了18和28埃的位移,并且受体无法结合内源性多肽,因此研究人员将其定义为全长蛋白的非活化态构像。通过在胞外域和跨膜区的结合界面设计二硫键的突变实验证明了上述胞外域闭合构像的生理相关性。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分别用负染电镜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证实了受体胞外域具有动态构象,而晶体结构里揭示的闭合态构象是受体结合配体前的动态构象的一种,这种低能量的闭合态一旦受到多肽配体存在的影响,可能通过两种途径转换到易于接受配体的伸展态。
研究人员同时将GLP-1R与其同家族蛋白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的非活化态进行了比较,发现两种蛋白的闭合态构像十分迥异,这可能是由于二者在序列上的细微差别引起的。上述分析为理解B类受体家族的多样性活化机制提供了线索;同时,也为原子水平研发和优化药物提供了结构基础和重要的理论指导。
这项研究也揭示了ECD在B类受体中的功能多样性:ECD一方面通过与多肽配体结合,使配体锚定到跨膜区并驱动跨膜区构象变化以招募下游G蛋白;另一方面,在没有多肽配体条件下,ECD通过与跨膜区相互作用而稳定非活化构象,因此它也是一个负调节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