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做培养基/定制培养基
- 颗粒培养基
- 标准菌株生化鉴定试剂盒
- 2025年版中国药典
- 促销/特价商品
- 院感/疾控/体外诊断/采样管
- 样品采集与处理(均质)产品
- 按标准检索培养基
- 预灌装即用型成品培养基
- 模拟灌装用培养基
- 干燥粉末培养基
- 培养基添加剂/补充剂
- 生化反应鉴定管
- 染色液等配套产品
- 对照培养基/标准品
- 实验耗材与器具
- 生化试剂/化学试剂
- 菌种鉴定服务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案——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Shandong Tuopu Biol-Engineering Co.,Ltd
说明:本文仅提供检查方法,如需生成文件,请自行补充其他所需项目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案——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培养基原理】
明胶胰酶水解物、胨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基本氮源,乳糖提供选择性碳源;结晶紫与脱氧胆酸钠联合可抑制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生长,氯化钠提供适宜的生理环境,中性红为酸碱指示剂,酸性变红,碱性变黄,琼脂为凝固剂。
大肠菌群等肠道非致病菌发酵乳糖会产酸,从而引起培养基pH下降,在中性红与结晶紫联合着色的作用下使菌落呈紫红色,同时利用乳糖产生的酸与脱氧胆酸钠反应形成沉淀,从而在菌落周围形成不透明沉淀带。
【所需菌种】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CMCC(B)44102]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26003]
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CMCC(B)50094]
【检查项目】
促生长能力、指示能力、抑制能力(此项建议添加)
【检查方法】
平皿涂布法,同步使用对照培养基与待检培养基
【菌液制备与稀释】
1、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挑取四代以内(含四代)上述菌种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h,使用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氯化钠溶液进行十倍稀释,制成每0.1ml含小于100cfu的菌悬液(稀释梯度:通常情况下为10-6)。金黄色葡萄球菌稀释成每0.1ml含不少于100cfu的菌悬液(稀释梯度:通常情况下为10-5)
2、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制备菌悬液,无需稀释,之后进行划线操作。
【培养基制备】
被检培养基:称取培养基10.0g于200ml纯化水中,121℃灭菌15分钟,冷至50℃左右倾注平板(每皿20ml左右)
对照培养基:按照说明书中的比例称取,其它步骤同上。
将制备好的平板做好标记,条件允许的话置于30~35℃培养箱中预置约2~4h,目的是消除琼脂表面多余的水分,以便涂布操作。
【实验方法】
1. 培养基阳性组:
1.1大肠埃希氏菌、:取稀释后的菌悬液0.1ml加于预制的平板中,涂布均匀(涂布操作注意避免菌液过多的存在于平皿边缘,当涂布过程感觉平板表面比较干燥时即认为涂布完成),做2个平行对照。同时制备一个麦康凯琼脂平板,待凝固后,划线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1.2金黄色葡萄球菌:取稀释后的菌悬液0.1ml加于预制的平板中,涂布均匀,做一个平板即可,用于抑制能力检查。
2. 培养基阴性组:待检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同时各做一个空白对照,即不添加菌液。
3. 对照培养基与被检培养基接种方法均按照上述说明操作,同时在平皿底部做好分类标记。
4. 置30~35℃培养箱中培养18~24h。
5. 计数并观察菌落特征。
【计算方法】
回收率/生长率=(被检培养基阳性组平均菌落数—被检培养基阴性组平均菌落数)/(对照培养基阳性组平均菌落数—对照培养基阴性组平均菌落数)×100%。
【判定依据】
若生长率在0.5~2.0,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一致,则判定合格。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
培养基名称 |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
批 号 |
20151029 |
||||||||||||||
培养基编号 |
M2054B |
包装规格 |
250g/瓶 |
||||||||||||||
供货单位 |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检查日期 |
2015年11月02日 |
||||||||||||||
对照培养基批号 |
201510 |
报告日期 |
2015年11月03日 |
||||||||||||||
对照培养基来源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
检验依据 |
中国药典2015版 |
||||||||||||||
检验操作程序:*********************************** |
|||||||||||||||||
培养条件 |
温度:30-35℃ 时间:20h |
||||||||||||||||
试验菌 |
代数 |
稀释级 |
计数培养基 cfu/皿 |
被检培养基 cfu/皿 |
对照培养基 |
生长率 |
|||||||||||
抑制能力检查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CMCC(B)26003 |
4 |
计数 |
10-7 |
89 |
空白 |
均值
91 |
910 |
|
|||||||||
试管 |
10-6 |
92 |
0 |
||||||||||||||
|
未生长 |
空白 |
未生长 |
空白 |
0 |
||||||||||||
未生长 |
未 生 长 |
未生长 |
未 生 长
|
||||||||||||||
促生长能力与指示能力检查 |
|
|
|||||||||||||||
大肠埃希氏菌 CMCC(B)44102 |
4 |
10-7 |
|
75 |
均值
79 |
72 |
均值
77 |
0.97
红色菌落
|
|||||||||
83 |
81 |
||||||||||||||||
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CMCC(B)50094 |
|
生长 良好 |
生长 良好 |
土黄色菌落 |
|||||||||||||
结论 |
被检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合格 不合格
(注:空白有细菌生长,则本次检查无效) |
||||||||||||||||
检查人 |
****** |
日期 |
2015年11月03日 |
||||||||||||||
复核人 |
****** |
日期 |
2015年11月03日 |